中國改革開放如春風化雨,蹄疾步穩;四十載春華秋實,潮起揚帆?;赝^去,從綴滿甲骨文的鐘鼎到布滿烽火印記的長城,從“愛國、進步、民主、科學”五四精神到“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豪言壯志,歷史的書寫從未離開過中華兒女愛囯的熱血、責任與擔當。他們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在美麗的杭州,有一位走過風風雨雨、坎坎坷坷,卻越發顯得優雅、知性的女杰,她,就是張曉鶯---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董事長、校長。她傾注26年心血,為中國民辦教育事業吟唱“鶯歌燕語”,書寫傳奇故事。
教育是太陽下最光輝的事業,26年逐日而行,張曉鶯心無旁騖,執著專注,她是簡單的,也是快樂的,而這份簡單和快樂是因為她經歷過太多的苦難,這些苦難教會她成長,也使她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命運多舛、顛沛流離的生活教會她堅強。見過張曉鶯的人,無不驚詫于她美麗柔弱的外在和堅韌強大的內心的極大反差,所有知悉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的人也無不震撼于這個從1位殘疾幼兒和2位不足3斤的雙胞胎幼兒起步,到今天擁有三所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預科,3600位師生員工的規?;陌l展。
張曉鶯校長生于寶島臺灣,長在祖國大陸,用“傳奇”來形容她的半生,再恰當不過了。她是臺灣將門之后,一歲多被父親一位部下帶到大陸,從此淪落為孤兒。不足6歲為人洗菜、縫衣、掏大糞、拉煤餅……人生的不幸,讓她學會自食其力,也使她變得堅強,苦難中的她沒有沉淪。
成人后,張曉鶯曾與父母相見,她完全可以用父母贈送的錢為自己創造悠游自在的享樂生活,可她卻四處奔波籌備辦學創業。
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國泰外語藝術學校是民辦教育風起云涌的教育大環境下迅速崛起的代表。
集團自辦學初就擁有招收國際教師,國際學生的資格,集團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韓國、日本、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師和學生,聲名遠播。
辦學規模、學制:
自1993年創辦至今,以杭州私立國泰外語藝術學校為母體,發展至今日涵蓋幼兒、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境外大學預科的連貫教育,擁有5個校區66個教學班,3600名師生員工的全寄宿制教育機構。
26載寒暑,記錄下了她所經歷的一切:教育無功利,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走路,堂堂正正做人。
張曉鶯26年來,堅持每周到每個班級和孩子們近距離談心,學生親切地稱她為“校長媽媽”。無數1993年入讀,早已經畢業多年的學生,常給“校長媽媽”寫信,并把自己的孩子再次送到杭州鶯皇國泰就讀。
辦學宗旨:
以愛為本,用一顆平等溫暖的心,面對每一生命體,即使在辦學最困難的時期,她竭盡所能資助浙江醫科大學38名貧困學生完成了5年的學業,幫助了近200名來自全國各地貧困山區的孩子,讓他們免費在國泰就讀。其中,不乏棄嬰、孤兒以及殘疾兒童。
一位就讀于鶯皇國泰初三的學生家長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孩子在九個月時查出患有腦癱,四處求醫無效,6歲時,在杭州無處入學,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杭州鶯皇國泰,校長只親切問了孩子是否會唱歌跳舞。孩子用困難的語言回答,會唱歌。只有這一句話,校長留下了孩子。我的孩子和正常同學相處,得到全班同學、教師和校長無微不至的關懷……成績也是全班的前幾名?!?/span>
像水一樣做人,像山一樣做事:
集團所有師生員工對張曉鶯校長評價說:“她像水一樣,能夠包容一切,凈化一切;而身材嬌小的她做事卻像山一樣巍然挺立、穩重堅韌,扛起了整個鶯皇國泰的大小事?!?/span>
創業艱難百事多:
辦學初期,只招到一位5歲殘疾寶寶,二位瘦骨嶙峋的早產兒寶寶,可是她卻要支撐26位教職工的工資。在資金周轉最困難的第一年,張曉鶯校長竟然用賣血的錢支付兩位職工的年終獎……
學校稍有發展,教師卻沒有地方住,她貸款買了幾十套房子,作為教職工公寓。
張曉鶯,是一位話不多的人,辦學26年來,每天通宵工作,只能抽空睡二三個小時,教職工家里大小事,她都當做自己的事情來操辦。25年前,張曉鶯為幫助19歲的職工舒建飛(父母同一日雙亡),把學校唯一的5千元縫在他的口袋里,目送他返鄉辦理喪事。舒建飛跟隨校長25年,成為今天的黨支部書記。
張曉鶯每天以24小時乘以3的速度在工作,她不僅是集團的董事長、校長,更是學校的水工、電工、木工、建筑設計師,學校各處建筑,每一處布置、安裝、維修,都出自她的精心設計。衛生間沖刷所用的水,是“另辟蹊徑”從洗衣房接過來的,她還是服裝設計師,師生校服、學生每次演出服,她都親自畫手稿,選布料,做小樣……
張曉鶯所做的一切,讓孩子們懂得生活的真諦;在校園里,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于祖國、忠于人民的宣傳標語,是每一位教師以及孩子們每日都在踐行的行為。
張曉鶯獨特的辦學理念,成就非凡的教育效果;各教學部強力普及科技、外語、藝術、體育教育學科,不放松語、數、外、理、化、生學科。
每位學生入校標準,不以文化課的高低來評定,培養孩子的人格、情商為重中之重,她倡導每個階段要對孩子進行不同的教育——培養靈魂健康的公民,中國的前途才會無限光明。
鶯皇國泰的學生不負眾望,走進社會各有用武之地。中考高考升學率,直線上升,取得驕人的成績,數以百計的孩子被浙江大學、北京二外、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大、上海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上海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廣州美術學院、臺灣大學、香港大學、新加坡大學、美國伯克利大學、美國紐約電影學院、加拿大哥倫比亞大學、英國劍橋大學、英國視覺設計學院等等知名大學的本科和研究生院錄取。
國內外的知名企業家,將幼兒、小學、初中、高中生送到中國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就讀。
在國家支持和規范社會力量興辦教育的當下,張曉鶯被評為“中國民辦教育創新改革杰出教育家”。
一位用愛來溫暖教職工、用心來教育學生的校長。一位來自寶島臺灣深深植根于祖國,默默為祖國教育事業耕耘一生的愛國者,用她的言行給所有人以情感的觸動和心靈的蕩滌。
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校長張曉鶯女士自辦學以來一直熱心公益慈善事業:
1993年為浙江大學醫學院家庭貧困但學業優秀學生設立“張曉鶯基金”;2000年招收近20名來自麗水貧困山區的學生進入高中部免費就讀,將他們送入浙江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等重點大學;2018年5月,全力支持浙江通達公司景芳五區“截污納管改造”工程隊在學校拉電、就餐、飲水、洗澡;2018年7月4日,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將500余件校服、無數被單、300余冊圖書捐贈給浙江省仁澤公益基金。自2016年開始,每年為浙江省仁澤公益基金捐助衣被、圖書……公益組織多次為?張曉鶯校長送來錦旗、榮譽證書。她認為:自己創辦學校,從?3位寶寶發展到擁有3600名師生,從默默無聞到聞名遐邇,靠的是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對社會的奉獻精神。
26年坎坷辦學之路,張曉鶯校長經歷了左腿粉碎性骨折,腰錐骨折等多次大手術,即使在輪椅代步的1005天里(2016年4月15日至2018年9月30日)從不停歇一天的堅持工作,和孩子們近距離親近……和教職工并肩同行。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用愛心澆灌學生心靈,用藝術塑造學生人格”的教育理念,堅持不懈“奉獻社會、回饋社會”的公益慈善行動永不止步!
改革開放四十年,"鶯皇"展翅高飛,與祖國共輝煌;現代女校長有以智慧通達見長者,有以質樸敦厚服人者,但是能將才與德、高貴與優雅兼容一體的,唯有——張曉鶯;
她的歌喉和琴藝,令行家擊掌稱賞,辦學的高瞻遠矚和教育管理能力,又在教育之林獨樹一幟;她描繪的是國際化的藍圖,又堅守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其宏闊的家國情懷和獨特的人生態度不僅是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師生的榜樣,也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標桿。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唯有立足當下,珍惜韶華,將個人的發展與祖國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才能在接力奮斗中勇立潮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征程中貢獻智慧與力量,實現擔當。人們熱切期待著杭州鶯皇國泰教育集團展示燦爛的未來,熱切期待著張曉鶯綻放岀嶄新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