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臺灣女作家龍應臺的新著《目送》, 讀之令人頷首心動。溫婉的筆調,真切的輕重情致,深廣藴藉的情懷,對生命的熾愛和品咂,對親情的縈廻和撫摸,與之攜手同行,疼痛而溫暖,深情而沉思,意韻綿綿。
讀《目送》,油然想到了我身邊的孩子們,即將走出國泰校門的小學、初中、高中畢業的孩子們。
有人說,國泰是一個家,一個雖不闊大但精細溫暖的家。初次聽到這句話的人,或許會不以為然,心下以為只不過是一句習常聽見的無甚回味的類似宣傳的話語。然而,只要你的確在這兒學習過,生活過,被這兒的氛圍濡染過,那你或許聽到這句話,就會會心,駐足,頷首,從心里認同這句話,并隨口說出這句話,就像我們經常說出的我們內心認同并愿意說出的話一樣。
孩子,或許你家住杭州,或許遠在溫、臺、勇,以及其他一些杭州以遠的地方,但你來到了杭州,來到了國泰,你便從一個家來到了另一個家。大家先前并不認識,互不了解,幾乎沒有任何情感的聯系?,F在,你們來到了國泰,走進了同一扇校門,走進了大家共有的同一個家,年長年幼男孩母娃,不同的鄉音,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個屬于你我他的與自己的家有諸多聯結和相似之處的家。我們的身體,情感、精神,在這里萌動,滋生、茁長。
自我們來到這個家以后,我們便開始了新的生活。外語,這世界 通行的語言快車,在我們的課堂上笛鳴聲聲,一次次穿 過月臺,駛向遠方。喜歡唱歌的歌手,喜歡器樂的孩子,喜歡繪畫的孩子,都可以盡情習泳,盡情品味。
漸漸地,小嘴里可以嘣出豆子似的洋文香噴噴的;小小歌喉已經有了歌的韻律,清亮悅耳;鋼琴的黑白鍵在指尖的撫觸下,流瀉出陽光和小溪;空白的畫紙上,經你們的小手揮毫點染,人物景物漸次 明亮、生動……你們笑了,校長笑了,老師笑了,爸爸媽媽笑了,我們都笑了……
光陰荏苒。幾番春風夏雨,我們長高了,我們長大了。學到了知識,交到了朋友,開拓了眼界,磨礪了翅膀。在爸爸媽媽校長老師的欣慰而滿含贊賞的眼神中,我們從蹣跚學步到健步 飛跑;我們從呀呀學語到暢達地朗讀和演講……國泰這個家,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心血澆灌,生命茁長。
孩子,你一定記得每學期放假時,校長及老師阿姨那殷殷的叮囑,那依依揮別的手勢;你一定記得為了給你補課,老師忘了吃飯,在暮色中慢慢走出校門時那疲憊的身影常到你們教室里噓寒問暖的那慈祥而溫暖的笑容……正是,春風化雨潤心田,點點滴滴永不忘。
現在,你們就要畢業了,就要離開國泰這個家啦。萬語千言,竟一時無語凝噎。但,共同度過的時光,如一張紋路清晰的唱片,那里面刻錄著我們的歡笑,我們的眼淚,我們的情感,我們共同醞釀 滋養的愛。這張唱片,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孩子,好好珍藏??!
龍應臺奶奶給他的孩子以及所有的孩子們寫了一本《目送》?,F在,我寫下這篇也叫“目送”的文章為你們送行。